提到東石,有人會想到蚵仔,也有人聯想起廣闊的魚塭,地廣人稀的環境讓人更容易迷路在廣闊的魚塭。穿梭進入村莊,為了避風而刻意建造得更低矮的紅磚牆與三合院,成為海邊村落的日常。這個看似廣闊荒蕪的土地,卻有一群人打造出他們夢想中的共同生活空間。
造夢的村民除了在地養殖業媳婦、遠在北部的遊子,也有年屆七旬返鄉做志工的白髮少年。他們透過網路服務社區,或是擔任社區志工,甚至說服家族提供土地,一同胼手胝足打造名為「塭仔的青春美夢」的空間,希望社區活得更精彩,也能吸引更多旅外鄉親返鄉,在故鄉經營退休之後的第二春。
「塭仔的青春美夢」,這個擁有美麗名字的社區空間,背後的故事美麗得不可思議。
海口社區高齡化,靠著為數不多的青壯輩勉力支撐
東石鄉塭仔村過去是朴子溪出海口,因為河道淤積而陸化,村莊向海一面遍布魚塭,內陸一面雖有水稻田,但由於水源短缺,如今只能種植玉米雜糧,更因為淡水灌溉,土壤鹽化加上地層下陷,不時可見蘆葦蔓生。
塭仔村名義上還有 800 人,然而多數村民已到北部或市區謀生,戶政資料裡實際定居人口不足 400 人。除少數青壯輩從事養殖業外,絕大部分是高齡長輩,社區長者的照護問題成為村莊最迫切的需求。
老人家口中稱呼為「班長」的蔡秀蕊是由鄰村嫁入塭仔的媳婦,是塭仔村裡公認的人氣王。蔡秀蕊年輕時忙於照顧魚塭,現在則是負責照顧每位社區長者共餐共學的照服員,負責社區將近 50 位老人,每天一起共餐,一起活動,互相陪伴。
同樣是塭仔媳婦的社區總幹事吳淑芳表示,讓老人家從容、快樂地慢慢衰老,是社區最迫切的事務。由於原有的社區活動中心空間相當狹窄,為了克服空間不足的局限,從 2019 年開始,社區選定一處舊地名為「棧寮」的空間,啟動空間改造計畫,透過嘉義縣府申請補助小額材料費,由村民一起動手整理。
塭仔曾是朴子溪的出海口,也是日治期間大船停靠海運通商運補的地方,碼頭倉庫棧滿許多南北貨品,因而有「棧寮」之名。現在朴子溪淤積陸化,出海口外推到更靠外圍的網寮村,這塊土地成為一片荒煙蔓草。由於原本的地主四散在外,取得地主同意的工作就落在社區志工楊東堯的肩上。
你幫我照顧家中長輩、我把家族土地獻出來照顧社區
楊東堯在台北營建業服務,因為長年在外,與兄弟輪流回鄉探望母親。聽聞社區需要一塊土地作為公共廚房,他二話不說就把老家三合院提供出來,後續的空間改造用地,他一一說服親友,蒐集了 16 顆印章簽署同意書,提供社區無償使用。
楊東堯的熱心孕育自社區的人情味,楊媽媽過去是村內助產士,村裡許多青壯輩都是她接生的,所以楊東堯從小就經常吃到村民送來的油飯、紅蛋、雞腿。離鄉數十年難得回家,也是靠鄰居幫忙照看老母親,這一份人情味濃郁地讓他化不開對故鄉的感恩之情。
楊東堯的太太黃皎怡具有建築規劃背景,因此空間就交給太太操刀進行設計,整個計畫分為四年期進行,從社區廚房與具有屋頂的半開放客廳,到戶外活動空間與社區菜園,最後一部是改建舊豬舍,成為社區共享的「福氣客廳」。
互相扶持,度過疫情考驗,居民親手打造自己的理想家園
社區公共空間改造計畫剛上路,就碰上疫情肆虐,身處海角一隅的塭仔並沒有停止計畫,反而進一步發揮互相照顧的精神,2020 年疫情爆發,防疫措施讓社區長照服務面臨考驗,對戶外公共空間也因此更加迫切,當時第一期計畫的社區廚房在疫情當中加速完工。
社區理事長陳俊旭回顧,當時考量若放任個別老人「居家」,隔離獨居的長者風險反而更高,所以即便疫情在 2021 年升高到三級警戒,他們仍堅持社區活動照常進行。戶外公共空間適時派上用場讓社區據點繼續運作。這一點也讓總幹事吳淑芳確信,社區要走出戶外是應該堅持的方向。
除了現代化的廚房之外,社區共享空間還特別設置一鍋大灶,陳俊旭表示,紅磚大灶象徵傳統農村社會的共食傳統,打造共餐共食的廚房與活動場地,就是希望藉此喚醒農村人情味,也凝聚社區向心力。
如今空間改造計畫進入第四年,令村民驕傲的是,這項空間改造過程完全由村民動員施作,政府只撥付一小部分材料費用。更因為是村民動手一磚一瓦完成,而非由政府發包給廠商,村民更珍惜這樣的成果。
這一座胼手胝足改造為社區互相照顧的空間,命名為「塭仔的青春美夢」,說明這不只是塭仔村的社區廚房,也是村民一起造夢的成果,更能彌補離鄉遊子的遺憾。然而「塭仔的青春美夢」這個美麗名字的由來,則要從另一個遊子的故事說起。
「青春美夢」臉書,離鄉游子為故鄉寫故事
去年剛退休的陳鈺益,15 歲離開塭仔,算一算也有 40 年,過去只有逢年過節回到東石探望年邁父母。他記得十幾年前,社區老人在藝術家帶領下,一起黏貼一座大型蚵殼創作,老母親高興地打電話給他,邀請他回來看展,母親高興與驕傲的心情也感染了他。
雖然他遠在桃園,當下卻有種想為故鄉做點什麼的衝動,為了記錄媽媽跟社區的點點滴滴,他開創了FB 社團「塭仔的青春美夢」,靈感來自一首經典老歌〈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〉,歌詞寫道「阮若打開心內的門,就會看到五彩的春光。」台語「阮若」的諧音就是「塭仔」,這首歌讓他很有感,希望故鄉的長輩經常打開心內的門窗。
臉書社團慢慢變成村莊的交流園地,不管是庄內廟會或者社區活動,大家把照片傳給他,由他擔任文字報導,逐一記錄村莊的慢時光。塭仔的鄉親不管旅外還是在地,年輕人或老人家,都能夠在臉書上關注彼此動態。看到故鄉社區這麼努力,也讓越來越多人願意投入社區事務。
65 歲的返鄉青年,成為塭仔社區的志工主力
塭仔村從一個偏遠海角的漁村開始造夢,依靠的是許許多多志工的參與努力,其中,陳錫琮是吳淑芳口中「65 歲的返鄉青年」,塭仔社區的頭號志工,雖然論歲數已過 70,卻時常揹著除草機在社區的公共空間除草。
陳錫琮說,自己是一個停不下來的人,住在北部讓他感覺很沉悶,路上車水馬龍,到哪個公園都是人,回到公寓裏面只能面對四堵牆,只有在天寬地闊的地方才能感覺到自在。退休後,他不願再待在北部,幹脆搬回到塭仔定居。陳錫琮不只照顧老家的田園,也照顧社區,他還曾經在大半夜起床為新成立的社區公共菜園澆水,差點引發誤會報警,讓社區居民印象深刻。
如同陳錫琮,塭仔有許多社區志工,不論是公職軍警或普通百姓,例如警察退休的塭仔女婿賴永富,養殖漁業資深的網工林瑞彬,都選擇在退休後回到塭仔,照料家族田園與古厝。這一群退休世代意外成為塭仔社區營造的主力軍,也是沿海村落獨特的人文風景。
退休世代的青春美夢,讓歸鄉的希望種籽發芽
吳淑芳身兼塭仔社區總幹事,也是「50 分life工作室」負責人,她觀察東石社區營造多年,認為塭仔人若非留在故鄉從事養殖業,多半都要外出謀職。「塭仔的青春美夢」希望讓旅外鄉親看到塭仔生活一點也不苦悶,家鄉正在努力改造環境,生活越來越有趣,自然可以吸引更多鄉親回來。
吳淑芳認為,年輕人很難放棄都會的工作跟生活回到故鄉,但是退休世代返鄉卻相對簡單,少了經濟壓力,卻仍有體力和時間能夠照顧老人、也照顧土地。在塭仔的故事裡面,退休世代成為社區發展主力,在故鄉事務裡找到人生下半場的舞台,也為自己有一天會變老而做好準備。
〈七旬白髮少年作志工,退休小編為故鄉寫故事,東石塭仔的青春美夢,為長者打開心內門窗〉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《上下游News&Market》。